<s id="08p99"><object id="08p99"></object></s>
<button id="08p99"><acronym id="08p99"></acronym></button>
  • <rp id="08p99"><object id="08p99"><blockquote id="08p99"></blockquote></object></rp>

    <th id="08p99"><track id="08p99"><rt id="08p99"></rt></track></th>
    <dd id="08p99"></dd>
    <rp id="08p99"></rp>
  • <tbody id="08p99"></tbody>
  • 首頁 > 多彩播報
    您當前的位置 : 多彩貴州網 > 多彩貴州網綜合 > 多彩播報

    全國人大代表鄭培坤——帶領鄉親們一起共建美麗家園

    • 時間:

      2023/09/27

    • 來源:

      多彩貴州網

    時間:2023/09/27 來源:多彩貴州網

      沿著黔東南州岑鞏縣一路前行10多公里,一座嶄新的村落映入眼簾,這就是大有鎮塔山村。夏日的藍天映著村莊,顯得外寧靜而美麗。

      “我們以‘共建共富’為目標,全力創建先鋒塔山、文明塔山、宜居塔山、數字塔山、實力塔山、魅力塔山……”只要談起帶領鄉親們一起共建美麗家園的經歷,全國人大代表、黔東南州岑鞏縣塔山村黨支部書記、村委會主任鄭培坤娓娓道來。

      選擇

      “讀書,是為了讓家鄉遠離貧困”

      “出身農村,從小就跟著當獸醫的叔叔一起‘出診’,為鄉親們服務!泵棵炕貞浧鹨郧暗慕洑v,鄭培坤便感慨萬千。

      “看到能為鄉親們排憂解難,覺得很開心!”

      “我要當獸醫!”盡管22年過去了,但只要想起高考填報志愿時,自己毅然選擇華中農業大學的情景,鄭培坤仍記憶猶新。

      鄭培坤說,我選擇的“動物科學及動物醫學”專業,別人看來可能是冷門,但它卻開啟了我的圓夢之旅。

      …………

      隨后,2005年大學本科畢業,我便開始一邊攻讀碩士學位一邊創業。

      “吃苦在所難免!编嵟嗬そ榻B,創業之初,資金短缺是最大的問題。

      到處借錢,找親戚、朋友、同學,到銀行貸款3萬多元。好在當時養豬的成本并不高,養豬的產業便慢慢做了起來。

      萌生回村建設家鄉的想法,是在2012年春節回家時。鄭培坤說:當看到鄉親們生活依然艱難,而且很多年輕人不得不外出打工的情況后,我堅定了回家創業的決心。

      鄭培坤沒有猶豫,2013年3月,他取出自己的全部積蓄280萬元,帶著妻子、兒子回到家鄉,建起了年出欄達3000頭生豬的養殖場。

      在他的激發和帶動下,鄉親們建設家鄉的勁頭更足了。

      “讀書,不是為了遠離家鄉;而是為了讓家鄉遠離貧困!”談及當初的選擇,鄭培坤顯得異常堅定。

      付出

      “找到追求目標,就有奮斗動力”

      如果沒有過硬的技術,在家鄉就站不住腳,更談不上為家鄉做貢獻。

      鄭培坤深知,自己應該堅持“技術為本”,要利用所學知識,把技術推廣運用好,并結合家鄉實際發展好產業。

      說干就干,從選址、建養殖場、引進各種專業的養豬設備,到養殖、疾病預防、出欄,鄭培坤一頭扎進了“豬堆里”。

      2019年,考驗他的時刻來了。

      面對肆虐的非洲豬瘟,怎么辦?

      “消滅傳染源、切斷傳播途徑和提高易感動物非特異性免疫力……”鄭培坤憑著過硬的養殖技術和精細化管理,讓塔山村的近萬頭生豬幸免于難。

      漸漸地,鄭培坤在養殖領域有了些名氣,慕名前來請教的人越來越多。鄭培坤介紹:鎮遠縣江古鎮的管文祥就是其中之一,他專門過來學習,到場跟班一個多月,掌握了生豬養殖的關鍵控制技術點,F在自繁自養100頭母豬,年出欄生豬2000頭、產值達400多萬元。

      生豬養殖穩定后,鄭培坤又開始琢磨起養牛來。去年,他帶頭出資引進200頭母牛,建起了占地面積達100畝的養;。

      “如何選址、如何選擇品種、怎樣因地制宜建設豬欄、牛圈,怎樣閹割?”鄭培坤的制勝法寶,是先從理論上搞清門道,撰寫好養殖流程。他喜歡做筆記,每干完一項難活兒,總要總結一番。十多年來,他記的養殖案例筆記有十幾本。那是他的財富,更是他的“核心競爭力”。

      收獲

      口袋鼓了,鄉親富了”

      “人民選我當代表,我當代表為人民!编嵟嗬げ粌H是這么說,也是這么做的。

      2016年9月,鄭培坤帶頭成立貴州思府農牧有限公司,采取個人出資100萬元、各村黨建聯社出資50萬元等方式,在涼水井村新建出欄10000頭的標準化智慧生豬養殖基地,累計實現產值9600萬元。

      在鄭培坤的帶領下,塔山村村民的人均純收入,從2012年的4269元增長到現在的18000元,450戶1756人累計分紅1176萬元。鄭培坤說:塔山村已建成農民專業合作社9家,擁有8家農業公司、14個家庭農場、種植養殖大戶42戶,農業產業產值達7000萬元,村集體經濟資產累計超過1500萬元。

      家住塔山村青樹灣組的鄭培成,就是通過養豬嘗到了甜頭。鄭培成感慨:2016年,家里開始養豬,現在年出欄生豬1000頭。我們家買了車、買了房,日子一天比一天好。

      鄭培坤依托自己的專業技術,把村級主導產業從養豬拓展到養牛產業,采取“黨支部+合作社+能人+農戶”的方式,整合茂隆、統口、涼水井等7個村的鄉村振興銜接資金和社會資本共同組建了“育繁推一體化”肉牛養殖項目,帶動350戶農戶1400余人致富。

      “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”,鄭培坤以農村需要、市場需求及實現就業為導向,成立塔山職業農民培訓中心,因地制宜為鄉親們免費常態化開展養豬、養牛、種植等示范培訓。去年來組織開展培訓5期,累計培訓200余人次。

      “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狀元!编嵟嗬ふf,技能學無止境,每份職業都很光榮,我將用實際行動履行好一名人大代表的職責,把愿望變成現實,在鄉村振興道路上走好每一步,讓鄉親們的日子越來越好。

      一審:羅亞楠 邵夢洋

      二審:李柏杉

      三審:李 蓓

    相關推薦

    熱點推薦

    日本人妻综合一区二区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_国产无遮挡激情视频_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高清